繼此前對23家涉嫌操縱東南亞航線運價的集運公司開出罰單之后,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(KFTC)又在調查韓國往來中日航線運價,集運公司恐再次面臨天價罰款。
據(jù)韓媒報道,日前KFTC表示,正在調查中韓、日韓兩條航線運價,是否也存在集運公司勾結壟斷、操縱市場價格的違法行為。如果調查發(fā)現(xiàn)集運公司確實互相串通,違反韓國《海上運輸法》規(guī)定的相關標準,KFTC將再次作出處罰。
此前,KFTC于1月18日宣布對在韓國-東南亞進出口航線上共達成120次運費協(xié)議的12家韓國集運公司和11家海外集運公司實施制裁,處以962億韓元(約合8085萬美元)的罰款。
被罰款的12家韓國集運公司包括HMM、高麗海運、南星海運、東映海運、東進商船、泛洲海運、SM商船、長錦商船、天敬海運、泛洋海運、Heung-A Line、Heung-A Shipping。其余11家海外公司分別為CNC、長榮海運、萬海航運、陽明海運、Sealand Maersk Asia、太平船務(PIL)、 新鑫海航運(New Golden Sea Shipping)、Gold Star Lines、東方海外(OOCL)、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(SITC Container Lines)、德翔海運。
集運業(yè)界人士辯稱,按照韓國法規(guī),集運公司有權共同商定運價和其他和合約條件。但KFTC認為上述23家集運公司的行為仍屬非法,依據(jù)規(guī)定集運公司必須在30天內向韓國海洋水產部報告,事前也須與貨主經過充分協(xié)商。
KFTC表示,集運公司有2種加價方法,一種是調高約定最低費率(agreed minimum rate,AMR),另一種是旺季調節(jié)費(rate restoration,RR),通常在旺季期間加收。由于上述23家集運公司只報告東南亞航線的18個RR,沒有通報AMR,因此才會被處罰。
對此,韓國海洋水產部持反對意見,稱該部門從未要求集運公司報告AMR,因為ARM被視為附帶協(xié)議(incidental consultation)。2021年10月,韓國會通過《航運法》修正案,允許海洋水產部有權監(jiān)管集運公司的聯(lián)合行動。
KFTC反對修正后的法案,認為這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。韓國航運協(xié)會(Korea Shipping Association)指出,KFTC的處罰將嚴重影響航運業(yè),且違背韓國政府重振航運產業(yè)的政策,規(guī)模較小的企業(yè)將受到重創(chuàng)。
義烏漲完廣州漲 通達兔等快遞全年或增收數(shù)十億!
1402 閱讀多多買菜:悶聲增長
1396 閱讀又出傷人事件!買A退B、簽收訛詐、押金不退……快遞小哥如何避坑?
1134 閱讀歐盟《關鍵原材料法案》:全球資源戰(zhàn)略格局的重大轉變及應對策略
1171 閱讀18天抵歐!寧波舟山港迎來史上最快中歐航線
1148 閱讀2025年1-6月港口貨物、集裝箱吞吐量
1051 閱讀傳網絡貨運“獎補”全面暫停,誰破防了?
977 閱讀興滿物流華北首個樞紐落戶普洛斯?jié)蠄@區(qū),開啟零擔物流新格局
937 閱讀國家鐵路集團950億成立新藏鐵路公司
736 閱讀2025年7月中國快遞發(fā)展指數(shù)報告
688 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