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年,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集運市場逆勢迎來了一個意外的超級大繁榮,包括地中海航運(MSC)在內(nèi)的主流班輪公司(TOP20)獲得了巨額利潤。
目前,在全球經(jīng)濟衰退預(yù)期下,疊加地緣政治、供應(yīng)鏈重構(gòu)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,對于已經(jīng)快速“正常化”的集運市場而言,班輪公司的壞消息似乎沒有盡頭,特別是對未來運力過剩的擔(dān)憂?;诖?,我們來盤點一下過去三年主流班輪公司運力規(guī)模的演變。
根據(jù)Alphaliner2023年1月14日數(shù)據(jù)最新數(shù)據(jù),全球運營集裝箱船達到6521艘,運力共計2642.12萬TEU。
在最新的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,地中海航運(MSC,460.99萬TEU)排名第一,與排名第二的馬士基(422.00萬TEU)運力差距進一步拉大,達飛集團(CMA CGM ,340.22萬TEU)依舊排名第三位。
圖源:Instagram
排名第4至第10位的班輪公司分別是:中遠海運(286.95萬TEU)、赫伯羅特(Hapag-Lloyd,179.61萬TEU)、長榮海運(166.19萬TEU)、海洋網(wǎng)聯(lián)船務(wù)(ONE,152.89萬TEU)、韓新海運(HMM,81.64萬TEU)、陽明海運(70.56萬TEU)、以星航運(ZIM,53.38萬TEU)。
其中排名前7名運力都超過150萬TEU,全球排名前1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214.44萬TEU,占全球總運力2642.21萬TEU的83.8%。
排名第11至20位的班輪公司依次為:萬海航運、太平船務(wù)(PIL)、海豐國際(SITC)、高麗海運(KMTC)、伊朗國航(IRISL)、中谷海運、UniFeeder、X-Press Feeders、德翔海運(TS LINES)、安通控股。
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393.28萬TEU,占全球總運力2642.21萬TEU的90.6%。
2020年1月班輪公司歷史數(shù)據(jù)
根據(jù)Alphaliner2020年1月2日數(shù)據(jù),全球在運營集裝箱船數(shù)量共計6150艘,總運力為2361.40萬TEU。
在2020年1月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,排名前三依次是馬士基(419.27萬TEU)、地中海航運(375.75萬TEU)以及中遠海運(293.86萬TEU)。排名第4至第10的分別是:達飛集團(269.20萬TEU)、赫伯羅特(171.79萬TEU)、ONE(158.14萬TEU)、長榮海運(127.66萬TEU)、陽明海運(64.66萬TEU)、太平船務(wù)(39.35萬TEU)、HMM(38.85萬TEU)。
其中前7名運力都超過120萬TEU。全球排名前1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1948.28萬TEU,占全球總運力2361.16萬TEU的82.5%。
排名第11至20名依次為:以星航運、萬海航運、中谷海運、伊朗國航、高麗海運、安通控股、海豐國際、X-Press Feeders、UniFeeder、德翔海運。
2020年1月,全球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115.56萬TEU,占全球總運力2361.16萬TEU的89.6%。
有趣的是,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本輪超級大繁榮時期,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都是這20家,沒有一家掉隊,只是相互排名有所變化。并且總市場份額一直保持穩(wěn)定,目前占全球船隊的90.6%,而2020年1月占比89.6%。
Alphaliner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2020年1月2日至2023年1月14日期間,前20大班輪公司的總運力增加了277.72萬TEU,增長13.1%。而全球運力在此期間增加了280.7萬TEU,前20大班輪公司運力增長貢獻98.9%。
地中海航運是當(dāng)之無愧的第一,不僅自去年1月超過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班輪公司。而且,在過去三年里,地中海航運通過瘋狂購買二手船擴張運力,運力增加了84.54萬TEU或增長22.5%。
達飛集團在過去的三年里,通過二手船和新造船交付實現(xiàn)運力增長71.02萬TEU或增長26.4%,僅次于地中海航運。與此同時,排名也從第4上升到目前的全球第三大班輪公司。
HMM是第三大贏家,在過去的三年里,運力增長42.78萬TEU或增長110.1%。更為重要的是,這一增長的大部分是在2020年實現(xiàn)的,主要原因是交付了12艘23820TEU新船。HMM從2020年1月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8。
圖源:長榮海運
長榮海運在超級周期期間運力增長排名第4位,運力增長了30.2%,即38.53萬TEU,而這些幾乎都是由新造船交付造成的。
以星航運的運力增長排名第5位,運力增長了83.4%,即24.28萬TEU。特別引人注目的是,以星航運采用了非常不同的策略,即主要通過租船部署運力。
圖源:ZIM
如果從運力增長幅度來看,HMM以增長110.1%位列首位,其次是以星航運增長83.4%,萬海航運以增長59.4%位列第三,第4和5位分別是UniFeeder增長55.3%、德翔海運增長36.4%。
圖源:HMM官網(wǎng)
過去三年,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中,有6家運力減少。
運力下降幅度最大是安通控股運力減少30.4%或44456TEU,太平船務(wù)運力減少24.5%或96335TEU,中谷海運運力減少15.5%或24942TEU,伊朗國航運力減少10.2%或15519TEU,ONE運力減少3.4%或54203TEU,中遠海運運力減少2.4%或69097TEU。
根據(jù)Alphaliner的數(shù)據(jù),目前全球集裝箱船手持訂單942艘,750.5萬TEU。
總的來說,前20大班輪公司的新造船訂單量為572艘614.63萬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25.7%,占全球集裝箱船訂單總量的81.9%。
截至目前,地中海航運手持訂單量最大,達到124艘173萬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的37.5%。中遠海運的訂單量排名第二,為46艘88.4萬TEU;第三是達飛集團的77艘66.1萬TEU。
圖源:TS LINES官網(wǎng)
僅就訂單量與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占比而言,超過50%的有4家班輪公司,德翔海運領(lǐng)先,訂單量為24艘99520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91.6%。X-Press Feeders次之,訂單量為24艘110992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84.3%。以星航運排名第三,訂單量為43艘378034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70.8%。萬海航運訂單量為38艘276838TEU,相當(dāng)于其現(xiàn)有船隊運力的63.4%。
白犀牛B輪融資總額近5億,順豐三度加注,車規(guī)級無人車加速落地!
981 閱讀運滿滿“倒貨清源”行動成效顯著:首月處理超26000個違規(guī)賬號
668 閱讀倉庫通道寬度如何計算?叉車安全如何管理?一篇講透倉儲作業(yè)關(guān)鍵細節(jié)
503 閱讀一家物流公司的崩塌,從路徑依賴開始
536 閱讀阿里推出“飽唄運力”,入局校園即時配送
451 閱讀圓通“智駕接龍”跑出快遞物流“新質(zhì)生產(chǎn)力”
431 閱讀京東折扣超市全國首店開業(yè)
423 閱讀菜鳥牽手健力寶為供應(yīng)鏈提速:工廠直達冰箱僅需24小時
421 閱讀耐克 D2C戰(zhàn)略遭遇集體訴訟:證據(jù)直指供應(yīng)鏈運營
457 閱讀中遠海控全鏈跨境電商物流解決方案再獲新突破
413 閱讀
登錄后才能發(fā)表評論
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