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說了S&OP部分,今天來說說供應商管理的部分。
說起供應商管理,有人就要問,不是采購管的嗎?業(yè)務小的時候可以讓采購全部管了。但是隨著業(yè)務體量的擴大,是可以將部分工作結構化進行橫向管理的,也避免了所有的信息和考核都在采購側導致的腐敗隱患。
這部分可以結構化之后做橫向管理的,就交給供應鏈的“供應商管理組”,剩余部分還是避免不了“一商一議”的形式,比如談判和客情維護,依然要放在采購身上。
那這一部分的供應商管理,可以設計哪幾個KPI呢?
供應商履約
及時交貨滿足率
優(yōu)質供應商的采購占比
供應商滿意度
供應商培訓
培訓供應商場次
供應商培訓滿意度
專項:
采購節(jié)資率
采購節(jié)資金額
供應鏈金融滲透率
分別說一說。
及時交貨滿足率:這是行業(yè)內常見的考核點,叫OTIF(On Time In Full),準時足量滿足率。它之所以要被考核,是因為它是支撐缺貨率(或在架率)達標的二級指標。庫控團隊會叫的,說她們做不到在架率要求,是因為單都下了呀,但是供應商不交貨她管不了。那么就需要幾個KPI勾稽起來考慮:供應商OTIF做不好,在架率又要做好,就得有更高的庫存周轉做保障。所以供應鏈OTIF逐年變好,就能支持業(yè)務在維持較低庫存的情況下,還能做好在架率。
但OTIF不是靠罰供應商就能做好。所以這里我們放了一個:優(yōu)質供應商的采購滲透率。其實是它的下一級指標。設立KPI的較高要求,就是要求他做好的同時,幫他把支持他做到的其他人也釘到KPI上去。
除此之外,幫助OTIF做好的,還有庫控按供應商lead-time的要求來下單,所以可以區(qū)分正常訂單和急單的滿足率;更進一步,我們跟主供應商有沒有做聯合預測和補貨(CPFR),供應商在有預測的情況下,肯定比接受悶頭訂單履約得要更好一些。當然,CPFR不能盲目上,需要我們自己的中長期預測有一定的置信水平,對于AB類的單品,敢預測,就敢包量。商業(yè)世界,現實一點。
OTIF常被詬病考核不了,因為有一些稀缺的貨品,就像茅臺、樂高、蘋果和嬌韻詩雙萃,采么一直要采的,采不到也不能賴人家啊。很好,能講出來就能考核。把“茅臺”們列入稀缺品池,排除考核,同時定期review池子。
OTIF的考核口徑,常見用訂單金額滿足率,是最容易計算的。但相比整單金額滿足95成,事實上你更希望供應商每個單品都能滿足95成以上。不讓他鉆金額的空子。所以可以設置by訂單行數計算,每行滿足95%就打卡,算打卡行數除以總行數。及時性的定義,常見是前后各留幾天,比如“前7后3”,提前7天以上延遲3天以上都不算OK。
“前幾后幾”這個閾值,根據你的安全庫存水平來定。同時,為了能落實,你最好能抓取供應商交接點的時間,比如CIF條款,就抓取到港時間vs.預計到港時間。但是如果你的基礎字段還沒那么完善,常見是統一抓取到港或者到倉時間。
優(yōu)質供應商的采購占比:這個是要看我們是不是一直在向評分高的供應商采購較大的份額。這個評分是綜合的,不僅是履約情況,考慮在前的還有采購層級——品牌方自己和它指定的一級供應商是最高層級,即便這些“主子”要求zuo一點,比如日本供應商要求在月底之前一定要同步后兩個月的采購需求,他才能幫你掛單搶配額,也是必須要尊重的。
你為了靈活性,去掃他們的分銷商的貨,極易陷入供貨和價格的雙重不確定性中。你看看,大家的KPI是不是咬合在了一起,“別想賴我”,庫控你有沒有下正常單,還是總在下急單?
定期回顧優(yōu)質供應商的采購占比,也有利于達成戰(zhàn)略型供應商的年框返利。如果你設置了一品多商,價格優(yōu)先的采購詢價規(guī)則,就有可能因為采購表面價格的劣勢,減少戰(zhàn)略型供應商的采購了。所以要review年框達成的情況,及時做采購策略的調整。
供應商滿意度:這個容易理解。如果你關注供應商滿意度,就可以定期設置中立的問卷調查,或者讓設在別的部門的“體驗組”去面聊調查供應商的滿意度。特別是在上線新系統的時機,對供應商進行實操的跟蹤,看他們有多少卡點,能生成特別落地的報告。要讓產技重視供應商體驗,首先業(yè)務部門,也就是供應商管理部,先要背供應商滿意度的KPI。
供應商培訓:如果單設了供應鏈培訓的崗位,就要給他量化KPI。所以我這里給他設置了培訓場次和培訓滿意度的KPI。在執(zhí)行上,每個月都要求做在線新供應商培訓,保證一個月內的新供應商得到指導;遇到新功能上線等,還要組織專項培訓。
專項:這是看管理階段的,以什么為這個階段的推進重點,就考核什么。
比如采購節(jié)資率和節(jié)資額,就是在我的事業(yè)群內有多個采購BU的情況下,我可以通過內部比價和集采化,優(yōu)化采購價,那么要考核這個項目的成績,就看這個。當然,如果只有自己一個BU,也可以看年與年之間的優(yōu)化,采購價、結算條款有多少優(yōu)化。
這里需要細講一下采購價的優(yōu)化。采購價的優(yōu)化不局限于表面價格,還有inco-term(國際貿易術語)和結算條款的優(yōu)化。通過自營國際物流,或者和國際貨運深度合作,我們可以在inco-term上做綜合采購價的優(yōu)化。
比如本來供應商是跟我們簽CIF(送到目的港)條款,到岸價10塊。我們讓供應商核算一個FOB(送到始發(fā)港)的價格,它只要8塊。那么只要我們的國際貨運(global forwarding)價格低于2塊,我們就能通過改簽FOB條款來實現采購價的節(jié)約了。同樣的道理,還可以談出廠就提貨(EXW),如果我們在當地國布局了本地貨運,可能能做得比供應商便宜。
當然了,在各個鏈路上都做得比供應商還便宜是不容易的,所以可以讓物流部和采購聯合,集中攻下重點鏈路。物流價的降低,也是要量“懟”起來的。
在結算條款上也可以下功夫。把預付款比例降低,月結部分談更長的賬期,也變相是采購價的優(yōu)化。當然,如果公司現金流豐厚,還可以有意縮減賬期,爭取更優(yōu)惠的采購價,或是優(yōu)先供貨權,新品offer等待遇。
供應鏈金融也可以在這里結合進去,賬期縮減有限了,那么給你提供低息貸款,也幫助你跟我們更良性地做生意。供應商評分高的,貸款利息更優(yōu)惠。這樣一來,順勢推進供應鏈金融項目,也就有抓手了。集團內的金融機構也特別喜歡你有供應商評分機制,對他們也是風險的降低吶。
好,今天要聊的電商供應鏈KPI之供應商管理部分,就聊到這兒了啦。留言告訴我你的收獲或者疑問,我們下篇再聊品控部分。
瑪氏中國 | 2025年度國內運輸物流服務【冰淇淋業(yè)務】
3671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貴州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731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-河北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371 閱讀快運網點的“跨境突破”:利潤更高、增長潛力大、協同增效
1036 閱讀物流企業(yè),沒有效率的增長就是在加速衰亡
951 閱讀倉庫設計干貨:選址、布局、設計、設施……
976 閱讀【權威發(fā)布】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(yè)狀況調查報告(第一部分)
940 閱讀京東在國內首個大型折扣超市業(yè)態(tài)即將落地
883 閱讀為何有些物流人越混越差?
914 閱讀支持99%歐洲國家互發(fā)快遞!菜鳥升級G2G泛歐3日達服務
873 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