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荔枝60元每斤的高價上微博熱搜,到多個地區(qū)和城市都出現(xiàn)水果大幅漲價,包括櫻桃、蘋果、油桃、芒果等水果均大幅提價。
在水果市場一片漲聲中,“還好有拼多多”的聲音浮現(xiàn)。原因是很多消費者發(fā)現(xiàn),拼多多平臺水果價格保持了物價穩(wěn)定。在拼多多上,包括荔枝、梨、櫻桃、蘋果、油桃、芒果、山竹等當季水果的爆款售價普遍為線下終端(連鎖超市、菜市場、水果店等)等價格的一半,部分熱門產品售價甚至不到1/3。
這一輪水果漲價有極端氣候、水果成熟期、產量等多因素造成。實際上,拼多多的“農貨中央處理系統(tǒng)”也顯示,當下水果市價非正常,目前多款水果的價格實際高于歷史平均水平。但,最終呈現(xiàn)在拼多多平臺終端上的水果零售價,對標了過去半年中的低價區(qū)間。換句話說,拼多多“人為”平抑了水果價格。
業(yè)內周知的,可能是大規(guī)模流量傾斜、現(xiàn)金補貼等電商平臺慣常的貼補措施。這的確是拼多多平抑水果價格的有效措施之一。只不過,拼多多對農產品、生鮮的補貼,以銷售占比來看,可能比其他傳統(tǒng)電商平臺更為核心。
有來自拼多多方面的兩項數(shù)據例證。
其一,2018年,對“農貨上行”戰(zhàn)略,拼多多累積投入86億營銷資源。平臺用于整體營銷和讓利補貼的現(xiàn)金超過130億元。
農產品是拼多多平臺從創(chuàng)立初期即已確立的核心類目。
回溯拼多多的起家,是一個叫“拼好貨”的水果自營拼團電商。拼多多團隊很早就發(fā)現(xiàn),“拼”的模式,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需求,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。這對解決中國農產品、生鮮產能“小而散”的問題很關鍵。中國大部分農產區(qū),尤其是貧困地區(qū)的地理條件復雜,產區(qū)天南海北,農產品成熟期相對短暫,因此只能走“小農模式”。
在拼多多做“拼好貨”時,當時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也都用拼水果、拼生鮮,切入到拼團,但事后發(fā)現(xiàn),凡是用水果的,實際上都沒活下來。拼多多后來也是通過轉向拼廉價的日用必需品,從而創(chuàng)造了第一桶金,在三四線城市迅速積累了流量。
“拼好貨”后期合并至拼多多,背后原因就是生鮮產能分散、非標、損耗大,以自營模式做生鮮,意味著投入高、供應鏈搭建需要時間累積。拼多多也是在不斷完善“拼好貨”模式的基礎上,開始了關鍵性的業(yè)務架構,即后端對供應鏈的改造。
而通過C2C平臺方式,來整合分散的中小供應鏈資源,可能是線上平臺做生鮮的最好選擇。按拼多多財報顯示,2018年,拼多多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量達653億元,較2017年的196億元同比增長233%。這意味著拼多多1年的生鮮農產品銷量超過了線下所有的連鎖商超。
其二,“多多果園”2018年下半年,多多果園單日送出免費水果超100萬斤。多多果園是2018年5月拼多多上線的一款公益游戲應用。用戶通過社交、互動游戲方式種植虛擬果樹,果樹一旦成熟,多多果園即免費給用戶送出真實水果。
借助水果的高頻、剛需,拼多多把“省錢”做出了“賺錢”的感覺,培養(yǎng)消費者投入時間來賺錢。用戶一旦形成這樣的心智,即習慣養(yǎng)成,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商品,及其他消費,就有在拼多多上持續(xù)轉化的機會和可能。
效果也明顯,按照拼多多水果生鮮負責人介紹,今年線下水果價格大幅上漲以來,拼多多APP單季新增超過1100萬日活用戶進入多多果園種植水果。
拼多多平臺上的水果
拼多多為什么能夠長期穩(wěn)定水果價格?光有流量傾斜、現(xiàn)金補貼,并非平抑物價的長期可持續(xù)機制。貼補、流量實質只是拼多多的“表皮”。內里還是受益于拼多多對供給側的改造。
具體針對水果價格平抑來說,拼多多在供應鏈上做了兩件事:
一是“地網包銷”。在拼多多所覆蓋的農產區(qū),拼多多施行了“包銷”制。產量全部拿下,往往能拿到相對更低的采購價格。
二是“產地直發(fā)”,去中間化、去品牌溢價,實現(xiàn)水果價格競爭力。今年水果價格上漲以來,拼多多加快了水果“產地直發(fā)”速度,繞開大的批發(fā)囤貨環(huán)節(jié)。
傳統(tǒng)產業(yè)鏈中,農產品需經由農民-小商販-產地批發(fā)市場-小商販-銷地批發(fā)市場-超市/菜市場-消費者等6-8個環(huán)節(jié),其中倉儲、物流及高強度的勞動力和資本投入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成本增加都在30%以上。
拼多多“拼農貨”體系,前端平臺通過拼單購買方式聚集需求,中間通過去中間化、去品牌、產地直發(fā),快速消化掉大規(guī)模當季農產品,這是實現(xiàn)了“多對多”的大規(guī)模的供需的匹配。
所以,拼多多能夠穩(wěn)定水果價格,從表面上看,是通過改造供給側,匹配了供需關系,從而穩(wěn)定了價格。從根本上看,則是得益于拼多多對水果、對農產品供應鏈的改造。
這也就是拼多多說的,拼多多是在做類線上Costco精選品類、單品、爆款、高產出。
拼多多采取的“拼團集單”、現(xiàn)金交易,實現(xiàn)了類似于Costco的精選品類后的單品、高產出,有足夠單量,直采田間地頭是去中間化、去品牌化,直接對接產地能讓一道利,消費者端以預售、現(xiàn)金交易(消費者提前支付訂單),則能進一步讓利。中國農產品很多被賤賣就是源于產銷錯位,拼多多利用互聯(lián)網工具,把過剩的產能與用戶需求直連了起來。
按照拼多多報告,2018年,拼多多平臺銷售過百萬的農貨單品累計有13款,銷量超過10萬的爆款農貨有600多款。比如,如雪蓮果、百香果等非傳統(tǒng)消費類水果,能在拼農貨體系推動下,成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消費者拼單。
2018年12月9日,上海虹霞小區(qū)居民在雨中排長龍領取剛到貨的秭歸臍橙。
這些改造包括了:
1)信息化改造。拼多多花費4年時間打造了“農貨中央處理系統(tǒng)”系統(tǒng)覆蓋40余類水果生鮮,近千款單品,涉及超過500個農產區(qū)。輸入各大產區(qū)包括地理位置、特色產品、成熟周期等信息,經由系統(tǒng)運算后,能將各類分散的農產品,在成熟期內整合、直達給超4億拼多多用戶。這意味著能鎖定部分水果品類價格。
2)創(chuàng)新經營模式。4月21日,拼多多云南保山落地首個“多多農園”,建立了一個產、銷、研、加工一體化的現(xiàn)代化農業(yè)產業(yè)項目。拼多多計劃未來5年內將打造1000個“多多農園”項目。
3)人才體系建設。拼多多于2017年底全面踐行“新農人本地化、利益本地化”策略,并通過“多多大學”和“新農人返鄉(xiāng)體系”,帶動有能力的、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提升農業(yè)生產的人效。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顯示:2018年,拼多多直連的農業(yè)生產者超過700萬人。平臺累計帶動18390名新農人,其中超過11000名為返鄉(xiāng)人才。過去三年以來,拼多多已累積帶動62000余名新農人,基本實現(xiàn)覆蓋中國各大主要農產區(qū)。
從大山里產地直發(fā)的扶貧臍橙
整體來看,拼多多能實現(xiàn)一二線城市對價格敏感用戶群的“水果自由”,背后是拼多多最近3年多來一直在做的供應鏈整合,即做出低價、性價比來吸客、吸流量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真實的用戶使用場景,形成了真實的需求。由此構成拼多多與阿里、京東等平臺電商的差異化所在。
此前,市場有觀點稱,消費升級是人性永不改變的部分,因此,拼多多無法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。這種邏輯,其實是沒有看到拼多多的誕生,本身就是基于差異化。拼多多的未來,也不是要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。
拼多多的門檻在于,表面上是流量,背后卻是集成的供應鏈打法。
拼多多的發(fā)家是靠供應鏈與C端間的拼團模式,這是拼多多能在阿里、京東的夾擊下生存、壯大的原因。天貓和京東里都有拼團頻道,但拼多多能夠把一個平臺單獨的頻道,形成一個獨立存在的流量平臺拼多多“起家”沒有跟阿里“打”服裝,也沒跟京東“打”3C,而是選擇了做日用百貨小商品消費者日常生活必需品,頻次高、有流量價值,B2C模式難盈利。恰恰是能體現(xiàn)出拼多多的供應鏈模式價值。第二個主力產品即農產品、生鮮。這是能形成差異化的品類。
由著重點品類上的差異,拼多多能一直在“五環(huán)外”低線市場攻城拔寨,甚至一路跑到IPO,都幾乎沒有對手能完全影響到拼多多。這就在于拼多多拼團集單的業(yè)務模式,與阿里、京東是差異化的拼多多用一個在全世界都通用的低價、性價比的語言,創(chuàng)造了低線市場用戶真實使用的理由和持續(xù)使用的場景,及為此在后端配置了一套整合供應鏈的業(yè)務架構,形成了目標消費者心智。
以水果為例證,拼多多能平抑水果價格,底層邏輯是拼多多式的消費升級邏輯先沉入產業(yè)底層,推動產業(yè)升級,讓生產端能夠根據真實的消費者需求去生產商品,即幫顧客省錢、省時間。再追求品牌升級。
對比傳統(tǒng)電商、品牌商的消費升級,恰恰是相反的。大多數(shù)電商平臺,走的是“品牌先升級”的路徑,先品牌營銷升級,追求更貴的商品、更有附加值的品牌商。這一模式能夠迅速聚集流量,提高平臺利潤。京東是將3C搬到網上,阿里巴巴的消費升級是走了天貓品牌路線,引進更多更大的品牌商來促進平臺升級。作為平臺,天貓、淘寶、京東等所形成的品牌區(qū)分已經很明顯,打造的流量情景都已經品牌化,但由于平臺自身缺乏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,最后易變成“提價不提質”。
大型電商平臺的出發(fā)點是流量邏輯,幫助商家賣貨;拼多多是用戶邏輯,讓消費者找到能夠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。用戶邏輯,核心是供應鏈整合根據用戶需求去匹配生產供應,所以拼多多黃崢一直在強調拼多多要做“線上Costco”?!八杂煽科炊喽唷保欢ǔ潭仁莾烧卟町惖目s影。
黃崢此前在股東信中表示,拼多多的下一階段,依然是“解決存量問題”。存量問題正是拼多多未來真正的市場空間。對拼多多來說,既有電商紅利已散場,“好摘的果子都已被摘完了,接下來要想繼續(xù)前進,就不得不進入去改造供應鏈。只有產業(yè)進步,平臺才能獲得更大的發(fā)展空間?!?/p>
這種“解決一個問題”,獲得一個發(fā)展空間的思路,是拼多多改造供給側的必然。而拼多多早年做“拼好貨”,和當時整個行業(yè)做拼水果、拼生鮮的拼團都沒能活下來,都在于當時供應鏈改造的缺失。而現(xiàn)在,電商再往后發(fā)展,再誕生淘寶、天貓和京東這樣的大型流量平臺的窗都已然關上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拼多多不會成為阿里巴巴。
拼多多也不需要成為阿里巴巴。3年多來,拼多多不僅牢牢掌控著下沉市場,還通過高性價比的消費概念進入了城市和年輕人群。如同當下的“水果自由靠拼多多”,拼多多將依靠供應鏈改造和運營效率的提升,成為不可替代的現(xiàn)實主義消費升級。
這個存量市場是差異化的。這個存量市場已然足夠巨大。
今日發(fā)布的拼多多一季度財報顯示,拼多多第一季度營收為45.452億元,同比增228%。
瑪氏中國 | 2025年度國內運輸物流服務【冰淇淋業(yè)務】
3503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貴州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654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-河北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182 閱讀快運網點的“跨境突破”:利潤更高、增長潛力大、協(xié)同增效
938 閱讀物流企業(yè),沒有效率的增長就是在加速衰亡
902 閱讀【權威發(fā)布】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(yè)狀況調查報告(第一部分)
870 閱讀倉庫設計干貨:選址、布局、設計、設施……
850 閱讀什么樣的物流人,會越來越厲害?
835 閱讀支持99%歐洲國家互發(fā)快遞!菜鳥升級G2G泛歐3日達服務
838 閱讀京東在國內首個大型折扣超市業(yè)態(tài)即將落地
785 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