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持續(xù)增長的規(guī)模性行業(yè),必然是所在時代的折射,其中的頭部企業(yè)則是觀察該行業(yè)的最優(yōu)窗口。所以,京東這樣的企業(yè),可以稱得上是時代的背影。
京東20年,前15年體現的是互聯網流量紅利和消費紅利的疊加,當然其中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,比如3G打開了互聯網的空間,4G使移動應用成為可能,還有快遞的輔助。
當商業(yè)潮流到來,身處其間,只需順應它,不犯大的戰(zhàn)略錯誤,就不會有太差的收成。企業(yè)家和企業(yè)本身,其實更多是被潮流托舉、推著走了一段。
國美曾經是線下門店的巨人,但在線上購物潮流面前敗下陣來;蘇寧轉型,線下與線上融合初見成效時,卻盲目擴張,被高杠桿的泥淖吞沒。看不到恒定的勝者,只有僥幸的渡劫。
線上消費有著無比廣闊的空間,因此也誕生了一批巨無霸平臺企業(yè)。國際巨頭有一騎絕塵的亞馬遜。中國因為其寬廣的市場縱深和龐大的消費群體,所以能容納多個同類平臺企業(yè)。
以電商平臺為例,前些年許多人以為同類平臺有阿里和京東就夠了,沒想到斜刺里殺出一個拼多多,也活得很好。后來美團和抖音也來搶份額了。它們的爭斗著實是一出大戲。
回頭看,京東堅守著電商這個大賽道。但它的“守”,不是保守,而是圍繞這棵主干,不斷地開掘,生長出了多根枝椏,而且每枝都相當粗壯。這種選擇,也可以比喻成對護城河的加寬拓深。
前15年京東是順應潮流,貪婪地汲取所有紅利的營養(yǎng),軀干和枝椏都很壯實;最近這5年,則進入了收成期。某種程度上,這與創(chuàng)始人低潛向內、心無旁鶩地思考并推進戰(zhàn)略有關。
這里的“收成”,是從京東培育和分拆旗下業(yè)務板塊上市的角度來說。除母公司京東集團外,達達集團、京東健康、京東物流均是這幾年上市的;京東工業(yè)和京東產發(fā)已經遞表。京東還收購了德邦控股,并是愛回收的第一大股東??芍^繁茂。
我們祝愿個人一帆風順,希望企業(yè)成百年老店,但實際上,個人有順境有逆境,企業(yè)有波峰有低谷。業(yè)界對于如何穿越周期常有討論,但商業(yè)周期其實是無法穿越的,企業(yè)只能防備和適應,盡量不被周期的浪濤給掀到海里去。
雖然未來通常是由過去書寫,但此前20年的成功,不能確保未來20年的成功。何況,京東也不是沒犯過錯誤,只是被快速發(fā)展對沖掉了。
現在是處于怎樣的商業(yè)周期,京東又處于怎樣的發(fā)展階段?這是2023年的劉強東要思考的。
曾有人說劉強東身上有“江湖氣”。這個詞本身是中性的。法律秩序面前當然不能講江湖氣,但做企業(yè)帶點江湖氣卻不宜苛責。這里的“氣”是義氣,道義之氣。對員工、合作伙伴,規(guī)則之外,多些人文,講點道義,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溫暖。
劉強東的內部信,常常以“京東兄弟們”開頭,他去年11月22日的內部信,即可見道義之氣溢出。一方面,為德邦員工繳齊五險一金,集團設立100億元的住房保障基金,并擴充“員工子女救助基金”;另一方面,高管降薪10%-20%。
但凡能做大的企業(yè)家,都必須殺伐果斷。劉強東也不例外。在發(fā)出前述內部信前夕,京東召開了一次中高層視頻會議,劉強東在會上怒斥部分高管“醉心于PPT和奇妙詞匯”。今年5月11日,49歲的徐雷宣布退休,雖然給出的理由很體面,但同行普遍覺得很意外。閱讀既有的各類信息可以發(fā)現,徐雷身上的江湖氣也蠻多的。
劉強東和他的新任CEO許冉,面對的挑戰(zhàn)要比此前的20年更復雜嚴峻。
電商紅利已經衰減,監(jiān)管更加規(guī)范。在經濟減速、人口負增長的大背景下,收入預期的中樞線有所下移,與之相關,消費預期的中樞線也將有所下移。無論是日活、GMV還是客單價,行業(yè)潛在增長率的天花板已隱然閃現。可以有愿景,但不要有幻想。
雖然受制于門檻,可見的將來,鮮有新的挑戰(zhàn)者入局,但群雄逐鹿的廝殺才剛剛開始。無論是高品質消費,還是低線市場,哪怕是爭奪千分之一的份額也必然會經歷漫長的陣地戰(zhàn)。而且,不容許出現大的失誤,否則需要付出三倍以上的代價才能搶回來。
有人說,劉強東最大的成功在于頂住了誘惑,沒有去造車。這當然是玩笑話。如果說,過往20年京東專心加固護城河,沒有盲目多元化,是它能夠成為“大時代的京東”的邏輯通路,那么,消費中樞下移后,京東新的增長點在哪里?它還能拒絕多元化嗎?
有人會說是出海。與阿里的多品牌海淘、拼多多新打造的Temu相比,京東這方面的布局是滯后的。也許我們可以理解它的戰(zhàn)略就是先做大做通國內市場,身體壯實了再謀求出海。但如今的國際地緣政治和經貿環(huán)境已空前緊張,從生產效率角度看,出海對未來的京東是一個戰(zhàn)略可選項還是必選項?
還有人會提到AIGC。比如7月13日京東發(fā)布了自己的大模型,以及它在幾個垂直行業(yè)的實踐情況。但事實上,包括大模型在內的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和技術賦能,只是京東這類頭部企業(yè)的必要配置,不做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肯定失敗,而巨額投入研發(fā)并不保證必然成功,期望以此成為增長點則尚為遙遠。
還有組織架構的問題。京東是先做實集團,再分拆子業(yè)務單元上市,集團對子業(yè)務集團是一種直接的、強管控的關系。從上市的節(jié)奏看,京東子業(yè)務單元比阿里先行了一步。當然,這里有特殊情況,且不展開。
現在,阿里拆分六大子集團,分別謀求上市,未來集團與子業(yè)務集團大概率是以股東身份連接的弱管控關系。京東與子業(yè)務集團的關系會如何演變?京東集團也會變成一家控股公司嗎?那將是比之前所有架構調整更徹底的組織變革。
十字街頭,江湖風急,群雄環(huán)伺。這是京東的十字街頭,又何嘗不是阿里們的十字街頭。
瑪氏中國 | 2025年度國內運輸物流服務【冰淇淋業(yè)務】
3503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貴州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654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-河北大件宅配、京東幫資源招商
1182 閱讀快運網點的“跨境突破”:利潤更高、增長潛力大、協同增效
938 閱讀物流企業(yè),沒有效率的增長就是在加速衰亡
888 閱讀【權威發(fā)布】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(yè)狀況調查報告(第一部分)
870 閱讀什么樣的物流人,會越來越厲害?
821 閱讀支持99%歐洲國家互發(fā)快遞!菜鳥升級G2G泛歐3日達服務
838 閱讀為何有些物流人越混越差?
823 閱讀倉庫設計干貨:選址、布局、設計、設施……
808 閱讀
登錄后才能發(fā)表評論
登錄